代替品牌,进行言说的形式,正在发生改变。
代言人的角色在分化,形式却已僵化,
代言人的价格在高涨,价值却在稀释。
如何摆脱路径依赖,重新发掘为品牌赋能的方式?
希望本期讨论可以给你带去灵光一闪。
Part.1 正式代言 (00:32~10:10)
传统代言的各种变式,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?
代言的整体趋势,当下热门的虚拟偶像代言
Part.2 非正式代言 (10:11 ~26:59)
有哪些方式同样起到给品牌赋能的代言作用?
我们认可 or 不认可的方式有哪些?
Part.3 正式代言 vs. 非正式代言 (27:00~36:44)
品牌与代言人的关系,正式 VS. 非正式代言的优劣
采用非正式代言时,应该注意什么?
总结 (36:45~38:46)
Sharon:品牌的人格化传达最重要的不是人,而是人格化。代言的根本目的,是为了给品牌赋能。而实现这个目的,除了一板一眼的代言人签约,其实还有其他路径可以考虑,或者作为补充。拓宽代言的思路,不仅可以让行业焕发出新的活力,而且可以把代言这件事玩得更有趣。
Dancie:如今的代言虽然从人选、时间长短、形式上来说都越来越宽泛,合作双方的关系也不再那么简单。但随着网络口碑管理越来越谨慎,双方的选择也越来越谨慎,这样就让这件事情变得很无聊很标准化,希望之后可以看到更多不那么无聊的存在。
关于我们
两个广告人的Chitchat.
尝试拆除、把玩和重建人类世界的各种「盒子」
探索世界,觉察自我
Watch Out while Watching Outside.
一起拆盒子
欢迎在 Apple Podcasts / 小宇宙 / 网易云 / 汽水儿
及其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订阅收听
也欢迎各种反馈和投递
微信公众号:拆盒子
邮箱:[email protected]
微博:@拆盒子Watch-Out-Side
💻 网站访问:https://watch-out-side.com
🍱 便当盒:https://dun.mianbaoduo.com/@watch-out-side
📬 万花筒:https://watch-out-side.hedwig.pub/
🎪 游乐园: https://www.notion.so/dancie/29a27f2e3a7b4e8b81bf5bdf063d438a